如何纠正孩子的任性
有家长问:孩子特别任性,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否则就哭闹不停。你教他知识或做什么事,他都不情愿,他想自己去做,但他又不会。像这种情况该怎么教育?
经常有家长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叫做“任性”?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换句话说,就是不管条件允许不允许,能做不能做,也不管有害无害,不听别人劝说,一切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为所欲为。他想要得到的东西,不管能不能得到,他非要得到不可,不然的话,就哭个不停;家长让他去做什么事,他要是不想做的话,就是说下大天来,他也不做。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一个字:“拧(去声)”。用书面语言表达,就是“执拗”。面对这样的孩子,让家长急不得,恼不得,感到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怎么办?
首先弄清楚任性是怎么一回事。任性是一种性格。性格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比如,“执着”是为正当目标的不懈追求,是“心的坚定”,是负责任的表现,是积极的性格,是褒义的;而“任性”是为不正当目标的顽固坚持,是“心的放纵”,是对己对人不负责任的表现,属于消极的性格,是贬义的。
任性的孩子会经常感到委屈、不顺心甚至痛苦,经常痛哭不止。因为他认为周围的人和事都是故意跟他过不去,跟他作对。久而久之,很容易酿成心理疾病。应该设法尽快纠正。
第二,要明白任性是怎样形成的。人的性格取决于遗传、教育和环境三个要素。任性也不例外。孩子任性,并不完全是天生的,但跟父母的遗传也有很大的关系。你看,妇产医院里刚刚生下来的孩子就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哭声很舒缓、轻柔,哭一会儿就自行终止了;而有的孩子就哭声很大,声嘶力竭,很“夸张”,很“玩命”,一哭起来还没完没了。孩子一生来来就显现出了不同的性格。
所以,发现孩子任性,家长要首先反省一下自己的性格和习惯。如果是自己的性格、习惯遗传给了孩子,你可得尽快改一改。不然的话,孩子就很难纠正。孩子任性往往跟家长处理孩子问题的态度和解决方式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家长过于蛮横、粗暴、武断、不讲理,往往会促使、强化孩子任性。比如,有的家长面对任性的孩子,不是说服疏导,循循善诱,而是跟孩子对着干,说“你拧?我比你还拧!”甚至把任性的孩子痛打一顿。这样,以任性对任性,会事与愿违,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会使孩子变得更加任性。因此,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方法。
第三,如何对待和纠正孩子的任性。
1.面对孩子任性,家长首先要克制自己情绪的冲动,不要着急、上火、激动、发怒。遇到孩子任性,家长先急了,于事无补,反而会有“暗示效果”,家长的情绪会起感染的作用。
2.家长能规劝就耐心规劝,若规劝无效,或是换个家长规劝。世界上的事,总是一物降一物,这个家长说儿不服,换另外一个家长可能会服服帖帖。
3.遇到孩子任性,也可以先等待、缓冲一下,不要急于着手解决。先“冷却”一下,等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再做处理,可能效果会好一些。这就是让“时间”帮助解决问题。
4.孩子的情绪和注意指向往往不大稳定,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注意的方向引导一下,迁移到其他的事物上,可能就会使孩子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5.必要的时候,家长暂时的“让步”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原则不让步,策略上可以灵活。